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5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2年前,我国的GDP总量达80万亿,数字经济总量达27.2万亿。数字经济对我国经济的贡献,甚至超过了一些发达国家水平。
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不断涌现,数字经济深刻地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成为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1
在Facebook创始人扎克伯格最近出席的听证会上,他表示美国在某一些金融基础设施已经落后于中国。
其实小扎所说的基础设施是移动支付,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用户累计超过15亿,几乎覆盖了整个中国,甚至在全球许多国家都进行了普及。
一旦央行的人民币数字货币成功发行,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接入人民币数字货币,形成一套链上支付体系,一揽子货币体系就不是Libra,而是支付宝或者是微信支付,那么美国在金融地位将被甩出C位。
扎克伯格就是用这一观点,让听证会议员们为之心颤。
反之亦然,《2019腾讯区块链白皮书》提到:若Libra落地成功,无疑将大大影响全球支付行业甚至整个金融行业格局,推动行业在用户体验、费用成本、技术以及商业模式等方面的革新,加速行业洗牌。除了传统金融机构受到直接影响外,拥有相对完整支付生态的互联网公司(如腾讯、阿里等)也会受到降维度打击,影响全球战略布局。
金融主权争夺战,谁抢先一步,谁就能改写金融霸权历史。
2
深究各国政府对于区块链和数字加密货币的监管态度,似乎能够从中看出点端倪。
随着区块链在实体产业中落地应用的深化,我国央行对数字货币由禁止到谨慎的态度转变。只要数字资产与现阶段金融秩序未形成直接冲突,且给消费者和实体经济带来了有益影响,那么区块链企业发行数字货币在未来,还是有望在中国获得认可的。
从更深层面来讲,以锚定人民币的法定的数字货币,若能够获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法定数字货币的加盟,形成“一带一路”一揽子货币体系,这将足以颠覆当前的货币体系结构。只要在大方向上获得了主动权,区块链企业在市场上的自由性自然也能被放开。
而美国、日本、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在Libra官宣发行计划之前,对数字货币均持认可的态度。显然以美国为首的国家已经意识到,Libra可能对全球货币乃至金融体系以及国家竞争力都产生巨大冲击。美国绝不会允许Libra在失控的情况下,动摇其金融霸权。其他国家更不会同意,好不容易稳固的金融体系受到撼动。
特朗普大行反对发行法定数字货币之道,同时还以贸易战相要挟,处处使绊,忽略美国金融业和金融基础设施创新,固步自封,这种做法确实是伤敌八百自损一千。
这种自己好不了,又看不得别人好的做法,就像小孩子耍脾气,得不到满足了只能用哭闹或者耍无赖来泄愤。
3
纵观区块链发展史,从1.0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时代,到2.0以以太坊的智能合约时代,再到当前的3.0区块链应用时代。这10年间,很多区块链基础设施都是美国搭建,中国应用。
但是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截至2018年8月27日,我国今年公开的区块链专利数量已达到了1055件,位居全球第一。中国已非昔日吴下阿蒙,我们在区块链技术研究上不说世界领先,也已经卓有成效。
不仅如此,腾讯区块链的TrustSQL为智慧医院处方流转、法务领域电子存证、物流领域运单系统和游戏娱乐等方面提供了基础设施,并已实现了多个场景落地。且腾讯云区块链TBaaS为供应链金融(仓单质押)、可信存证、商业保险直赔、药品溯源和可信数据交换等多个领域为企业提供金融级别的区块链服务。
除了腾讯,阿里巴巴、京东、华为等互联网巨头也在向“第二代互联网”齐头并进,争取以数字创新来助力中国经济腾飞。
4
从监管上,我国提倡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对数字货币的态度,主要以是否与当前金融秩序直接相冲,是否为实体经济带来助益为衡量标准,来动态进行监管。
美国对区块链和数字货币倒是持开放态度,但是它绝不允许Libra这样的庞然大物在失去美国政府控制的情况下发展起来。
同时,正如JP摩根大通某高官所说,“我看不到数字货币体系有任何的必要性”,美国当局并不认为创造新型的货币体系能够超过美国当前的货币体系。在接受创新或者固守成规上,会越来越多的表现在他们对各种事情的态度上,比如区块链、比如5G,又比如跨境贸易。
从技术上,虽然当前的一些知名的区块链项目多数为欧美技术团队打造,但场景应用方面超过半数则都是中国用户。且随着区块链的发展,我国在区块链技术研究上也非真的赶不上美国。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事物没有因是不会产生的,没有变革是不会有大成的。
区块链和数字货币亦然,不创新就将失去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