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馨提示:这篇文章已超过852天没有更新,请注意相关的内容是否还可用!
文ㄧ浅月梨花
站在区块链的春天里,看币圈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对区块链的认知中,一直存在着有币和无币的争论。梨花认为,两个观点没有必要分出对错。站在各自层面的探索者,面对同一事物,往往会从不同的认知角度、不同的时间节点上得出偏向己方现时需求的结论。何况尚处在不断变化中的事物,从始至终,不只会存在唯一的表现形态。
多样化的存在,似乎更符合复杂系统保持稳定的前提,也更能抵御未知的风险,但其在形成过程里,必将经历反复的涤荡杂糅。
对区块链而言,在这个金秋,得到国家层面的肯定,使其直接跨越到春天。那么非官方的数字货币(币圈)则显得前路艰险得多,面对可以遥望到的春天,他们可能要经历一次还未可确定的,冬天的考验。
一、同一行业,两个层面
时至今日,基于对区块链所属概念、技术以及数字货币的认知、追求目标和参与目的的差异,行业内两个层面的边界已逐渐变得清晰,即国家层面和民间层面(主要指币圈)。
其中的主力,自然是国家层面的代表,即正规军。这里以传统科技巨头和金融机构为主,他们注重于区块链助力传统领域的升级改造、数字金融、跨境支付等为主。在实现多技术融合下,对服务于经济持续增长、国计民生、就业渠道拓展等方面关注更多。
而民间层面,则是以币圈(包括部分链圈)为代表。他们其中部分是在比特币进入普通人视野时起,就为区块链布道打开了第一扇门,并给加密市场注入了最初的增量资金。他们多为民间的区块链传播者或投资者。区块链项目的投资回报、加密市场的币价涨跌、区块链精神的维护与背叛、乃至于币圈八卦、褥羊毛、割韭菜、ICO及IEO的投机机会等等,都会成为他们热切的关注对象。这是个比较复杂且充斥着无序行为的层面,但无序中却注满了活力。
基于这样的活力和对财富自由极尽的渴望,逆袭的故事,使区块链成为这个时代少有的造就神话的领域。逆袭成了币圈常见的励志词汇,逆袭成就了一批区块链的早期布道和投资者。
实现了财富自由后,他们创建了自己的区块链公司或者数字货币交易所。在“正规军”进入区块链领域之前,这些初创企业长时间内担负着区块链行业风向标及领军者的角色。他们大多起于草根,有着民间风气的随意和敢闯敢为的勇气。他们可以互撕互怼,甚至割韭菜,互相拆台的竞争。也能够把握住趋势,为区块链理论的丰富和技术积累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他们有着成为“正规军”的意愿,为此不惜蹭热点、高调宣传自己的理念,期望引起上层的注意,同时也与普通区块链参与者有着最为密切的联系。他们可以说是一群介于官方和民间两大层面之间的沟通与联络者。
两大层面,相互联系,又彼此分割。尽管发生于某一层面内的事件,主观上仅涉及自身所在层次,但对处于同一行业的不同群体而言,影响的波及也会随事件大小产生不同的回应。官方不会过多关注加密市场的涨跌,但由市场中的割韭菜行为引起的维权事件,则会成为国家层面制定相关监管政策的考量;币圈对国家层面取得的区块链专利不会太感兴趣,但相关行业发展的政策,也能激起加密市场的一轮暴涨暴跌。
二、自下而上的逆袭,他们使区块链站在了时代的转折点上
早期的币圈因首批来自民间的拥趸而汇聚成型,并不断扩大。数字货币让之中大多数人实现人生的逆袭,他们进而选择了区块链创业。
从草根阶层脱胎而出的区块链首批创业者,通过不断完善区块链理论,进行技术实践,开创了区块链技术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最初实验。他们的成功和逆袭故事,必定得到了官方的某种程度关注,进而引起国家层面对区块链技术的注意。在充分了解和论证了区块链技术对经济民生的利弊后,又进一步认识到数字金融、数字资产等在对国家货币主权维护中的重要作用,并奠定了国家对区块链技术的高层次定位。区块链及数字货币经历了一段自下而上的爆发式增长,最终在民间和官方的共同作用下,走到了历史性的转折时刻。
在今年的6月18日,Facebook首次发表Libra白皮书时,梨花在文章中曾经明确一个观点:“无论人们执有何种观点,都不得不考虑一个事实,Libra的出现或者成为比特币从极客圈走向市场后的又一标志性事件。”原文查看。此后,8月的中国央行数字货币呼之欲出:极具背景的比特币交易平台Bakkt上线:以及一系列的针对Libra的讨论和听证。看似不相关联的事件和不同的态度及行动,却能反映出当今世界两大经济体在对待区块链技术引领的时代转折点上一致的迫切和不同的切入点。
所谓历史的转折点,可能由单一事件引发,也可能在一系列事件的发生中悄然而至。由标志性事件Libra白皮书发表为起点,到10月25日中国领导人提出“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动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为止,这个转折过程终于清晰地展现于世人眼前,国家层面正式接手了区块链,区块链时代到来了!
三、自上而下的治理,币圈是适者生存,还是故步消亡
国家层面接手区块链并主导发展,是未来的方向。央行掌握并认可唯一的官方数字货币,传统巨头和新兴区块链初创巨兽承接技术更新与实体领域结合,成为基于当前态势较明确的预期。自上而下的行业标准必将制定和实施,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监管细则会逐步落实,这一切都将深刻左右行业中每个群体的未来走向。
国家层面的主观意愿,是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的突破口,针对的是区块链技术本身以及事关国家经济命脉的数字金融,维持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国计民生领域,与币圈关心的非官方数字货币没多大关系。然而同一行业内部的任何变动,对于行业中不同层面的利益分配、技术引领和认知构成客观上会造成一定的冲击。
梨花在早先的一篇文章中,对币圈认知的区块链有过如下图的描述。
往期文章截图一,查看原文
往期文章截图二,查看原文
发端于民间草根阶层,在早期无序状态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民间区块链和数字货币,面对主流世界的审视中,一直无法撇开“污名化”的形象。数字货币的可投机性胜过了对技术本身的关注,进而放大了人性的贪婪,造成肆无忌惮地牟利行为,大概正是其中的主要原因。
国家要把区块链作为技术突破核心,首要做的应是为区块链技术和数字金融研发、投资等活动提供一个适合且可信任的环境,而去污名化则是首要的。
其次,区块链是新经济增长点的选项之一,保持稳定的经济增长是几十年来国家各领域的共识。利用区块链在传统金融变革,传统行业技术升级过程中提高生产效率、改善业务协作关系,进而继续保持经济持续增长,是国家层面为区块链既定的发展方向。从这个角度来看,凡与此方向相悖,对国家经济次序不利,甚至有害的行为都将成为净化区块链投资环境,为经济保驾护航的重点监管方向。
Libra尚未正式发行,即便它声称可以维护美元的利益,但仍然引来多方诘难和质疑,以至于能否成功还未可定论,可见每个国家对自己货币主权维护的重视程度。我们国家推出央行数字货币,为维护其主导信用,保持经济稳定,正本清源是必要的铺垫。而近十几年来币圈的无序发展,造成各种利用民间数字货币割韭菜而发生的各类事件,早已成为国家层面认定的区块链发展不利因素。当央行数字货币正式发行时,数字货币的负面信息对国家而言成为最大的忌讳。且民间对数字货币的认知,大多还停留在可投机性的炒作上面,显然对国家区块链战略毫无意义。
基于以上事实,为避免刚进入区块链的新资金被民间炒币稀释,或者防范资产向境外转移,以舆论、法规、监管等手段对民间非官方数字货币作一次大的整顿或不可避免。
一刀切式的雷霆手段可能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而区分良莠,分别对待,加以舆论引导的转向,也许正符合目前上层发展区块链,又稳定社会经济情绪的意志。所以,空气币、打着区块链外衣的敛财项目、类似ICO的融资形式等等都将在一定的法规框架下得到坚决整顿。而有实际应用、比较完善生态链的项目和代币,或将实施引导逐步转向合规化。
四、走出认知局限,才是币圈的春天
从最近各方的消息及反应综合来看,至少在现阶段,国家不会鼓励民间代币的发行,但也不太会严厉禁止,只要其行为目的不超出现行法规框架,应可适度得到一个相对宽松的生存空间。毕竟数字资产可寄存的主要载体还需仰仗数字货币的存在。另外,数字资产发行、交易及其形成的通证经济圈实践所产生的财富效应,对于民间财富积累,促进消费,维持经济增长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且在对待非官方数字货币方面,美国已经走在了前面。
个人猜测,在优先推进相关国家级战略技术发展的同时,出台一系列针对区块链的行业标准,默许民间数字货币在适度范围内的存在,打击一批以区块链概念为幌子的空气币、资金盘、类ICO等专以拉盘为主的非理性炒币等行为,会成为下一阶段的主要实行措施。
长远来看,在达到国家战略目的,央行数字货币成为数字资产主导的前提下,适当开启受到监管的非官方数字货币交易,把这部分主导权掌握在官方手中,以利于全局考量,应当成为国家层面中长期的一个考虑。
无论怎样,这样大环境下的币圈,是积极应对,趁着大好时机,努力拓展数字货币新的应用获利边界,还是依然互割韭菜,自甘堕落,直至消亡呢?这是每个币圈人值得深思的问题。
对链圈来说,包括大部分区块链初创企业,及时纠正一直以来业务发展逻辑,真正着眼于区块链用于数字封闭网络信息传输不可逆的特性,脚踏实地为区块链技术落地做好每一步,或可参与到区块链时代变迁的大潮之中,与传统科技巨头一道分享这一红利的蛋糕。一句话,少谈币,少割韭菜,多做事。
对民间数字货币所在的币圈,大部分参与者都是冲着囤币、炒币获利而来。可以说,没有币可囤、可炒,币圈将不复存在。
币圈大部分人对区块链概念的理解和国家层面存在差异,所以在10月25日国家提出把区块链作为技术突破核心时,币圈一片欢腾,甚至有人喊出“...喊单了”这样非理性的口号。
保持适当的理性与低调,多了解国家的方针政策,区块链技术原理和原始理念,走出一条适合民间的非官方数字货币生存之路,才是币圈未来需要考虑事情。还是一句话,理性投资,低调炒币,积极拓展数字货币新的盈利边界,才是币圈活力不息,创新不断,赢得尊重及认可的唯一出路。
五、变化,意味着多样化的机遇
梨花始终认为,投身区块链创业,站立世界区块链潮头,不仅仅是国家的事,也应是全民共同的责任与义务。区块链的发展与应用,官方与民间齐头并进,协同联动,才更符合区块链精神的精髓,才更能发挥区块链技术最大的社会与经济效应。
有币和无币的争论,也许在多年后看来,没有了多大意义,因为在这个飞速变化的时代,任何奇迹都可能发生。别忘了,变化的事物不只会存在唯一的确定答案。
全文完,感谢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