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加密市场情绪突然变得如此悲观?

币小圈今天6阅读0评论


编者按:在比特币创下历史新高仅四天后,加密市场却迎来了史无前例的「10/10 闪崩」,不仅主流币种暴跌,多个山寨币归零,连交易所也陷入清算危机。与此同时,Stream Finance 等高杠杆收益基金接连爆雷,揭开了「信我就行」式泡沫的脆弱本质。社交平台上的乐观情绪迅速转为恐慌,市场信心遭遇重创。


本文回顾了这一系列事件的始末,试图回答一个关键问题:为什么加密市场情绪突然变得如此悲观?在泡沫破裂与信任危机交织的当下,我们或许正站在一个新的周期拐点。


以下为原文:


2025 年 10 月 6 日星期一,比特币再创新高,首次突破 12.6 万美元大关。无论是在 Crypto Twitter 的战壕里,还是 CNBC 的新闻间里,持币者都沉浸在无处不在的「希望迷雾」中。


尽管基本面在那之后的一个月里变化不大,仅仅四天后的 10 月 10 日,加密市场却迎来了危机——「10/10 闪崩」如今已被视为加密史上最大规模的清算事件。



在这场灾难性的下跌中,主流币种暴跌超过两位数,许多山寨币直接归零,多家交易所濒临破产(几乎所有主流永续合约平台都触发了自动减仓机制,因无法支付空头收益)。


尽管特朗普当选总统被视为加密行业的利好——从设立战略比特币储备,到任命看似支持加密的监管官员——但加密资产的价格却持续低迷。


除了特朗普去年 11 月当选后短暂的上涨外,加密市场总市值(TOTAL)与标普 500 指数的比值已近一年保持平稳。事实上,自 1 月 20 日特朗普正式就职以来,这一比值甚至出现了惊人的负增长。



随着市场继续消化 10/10 清算的余波,越来越多的问题开始浮出水面。


就在本周一,Stream Finance 宣布破产。这是一家管理规模达 2 亿美元的「信我就行」型加密收益基金,依靠杠杆为存款人提供高于市场的回报。其「外部基金经理」在操作中损失了约 9300 万美元资产。


虽然细节尚未披露,但 Stream 很可能是首个因 10/10 自动减仓机制而公开爆雷的「Delta 中性」策略基金。尽管其结构早已引发质疑,但这次崩盘仍令许多放贷方措手不及——他们在没有明确风险信号的情况下,选择了牺牲安全性以换取更高收益。


Stream 爆雷后,恐慌迅速蔓延至整个 DeFi 生态,投资者开始集体撤离类似的高风险收益策略。



虽然目前来看,Stream 的连锁反应尚未全面扩散,但这次事件暴露了 DeFi 中日益流行的「循环稳定币挖矿」策略的风险——即用已有高风险策略的存款凭证再去加杠杆获取更高收益。


Stream 自曝的亏损也揭示了 Delta 中性基金在 10/10 自动减仓中可能遭遇的巨大损失:空头对冲被系统强制取消,而现货多头瞬间归零。


尽管新闻头条已经转移,但可以肯定的是,10 月 10 日当天的损失是灾难性的。


无论是通过 DeFi 公开操作,还是通过 CeFi 隐秘运作,加密收益基金中都存在数十亿美元的杠杆。而市场是否具备足够流动性来应对未来可能的清算浪潮,仍是未知数。


目前还不清楚谁在「裸泳」,但可以肯定的是,加密赌场里有人已经没穿泳裤。如果市场再次下跌,尤其是在集中交易所被指在 10/10 清算期间资不抵债的诉讼爆发后,问题不再是「是否会出事」,而是「整个行业是否扛得住」。